首页 > 中德职业教育政策专题 > 高职扩招百万背景下“1+1+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扩招百万背景下“1+1+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 2020-12-28 15:10:55   信息来源: 《教育与职业》

摘要: 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高职扩招面对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这四类人员群(以下简称四类人群),他们与应届高中生、中职生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不同的求学心态和需求、不同的思想和客观现实。

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高职扩招面对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这四类人员群(以下简称四类人群),他们与应届高中生、中职生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不同的求学心态和需求、不同的思想和客观现实。同时,四类人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常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显现出“不适应性”。那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该做何变化以适应新型学生?本文从我国高职扩招这一背景出发,剖析扩招的四类人群与传统生源的差异性,创造性地提出适应四类人群的基于一个专业群平台、选择一个专业、深耕一个专业方向特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即“1+1+1”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实施“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建设思路,对高职院校探索扩招人才培养新模式具有一定参考性和借鉴意义。


一、四类人群与传统生源差异分析


首先,学习和生活经历存在差异。从学习和生活经历方面来看,传统生源为高中毕业生或中职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学习和生活经历相对简单,有很多共性。四类人群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则比较复杂,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个体间过往经历差异显著。退伍军人具有纪律性强、执行力强、维权意识强的特点,下岗失业工人和农民工具有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优良习惯,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社会责任感。四类人群与传统生源相比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这就需要差异化的教育教学模式适应新型学生。


其次,求学心态和学习需求存在差异。求学心态不同,学习需求自然不同。四类人群与传统生源在求学心态和学习需求上存在差异。四类人群一方面想弥补自身未上过大学的心理遗憾,另一方面想为今后发展增加筹码,深造工作所需高新技能。四类人群的学习目的明确,在报考专业时考虑与自己所从事工作相近,或能涉及相关知识的专业进行学习,学习主观性强,自觉性高。调查发现,扩招学生报考计算机专业较多,这是由于扩招学生计算机水平普遍薄弱,同时他们意识到计算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最后,主观想法和客观现实存在差异。传统生源的年龄在18~21岁,为学龄段生源,学习时间充裕,家庭负担小,导致有的学生缺少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四类人群不再是学龄段生源,年龄跨度大,“70后”和“80后”占主体,多处在职业生涯的上升期,面临学习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但他们心智成熟,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内生动力更加强烈。


综上所述,四类人群与传统生源在学习和生活经历、求学心态和学习需求、主观想法和客观现实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高职院校要意识到四类人群的差异性,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1+1+1”人才培养模式。


二、“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提出依据


(一)内涵


“1+1+1”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原理,遵循人的发展规律、职业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尊重四类人群的差异性,采取一个专业大类招生,待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再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发展规划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一个具体专业,在专业学习中再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进行深度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1+1+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三个“1”分别表示一个专业大类或专业群、一个专业和一个专业方向特长。具体而言,学生在报考时选择一个专业大类,暂不确定具体专业,报考同一大类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学平台上进行本专业大类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群基础课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安排专业课教师开展线上专业讲座、参观、体验活动,指引学生逐步了解专业,学生结合个人的爱好、特长,考虑自身的条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选择具体专业进入专业学习。专业方向是各专业针对行业发展、就业岗位所设计的专业“小方向”,学生从多个专业方向中选择一个专业“小方向”进行深度学习,是学生的专业技能专长。三个“1”既自成体系,又纵向关联,有着各自侧重的学习任务和培养目标,能够实现综合素质基础上“职业基本技能+专业特长”的全面培养。


(二)提出依据


“1+1+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适应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考虑到四类人群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1.遵循现代职业技能人才成长规律。“1+1+1”模式把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专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型人才基础上的专业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给予学生时间了解、认识、思考自己,明确发展方向,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一个人所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必然有所侧重,这就是职业人才的“专长”。“1+1+1”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方向的选择与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具有学到专业技能、学到高精知识的成就感。


2.体现了系统论的根本要求。“1+1+1”培养模式的构建,从专业群、专业、专业方向三个方面组织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实现基本素质、职业技能和技术专长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将专业群、专业和专业方向三者按照一定内在逻辑协调关联,构成职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架构。


3.汲取了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当前,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等世界名校都实行不按专业招生的办法。可以说,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的趋势。国内一些著名的985院校也实行大类招生培养,在传统生源的教学中分专业方向培养也早已应用。此外,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即1+X,也是“1+1+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源泉。


4.基于高职扩招教育的实践思考。通常四类人群在报考前对自己将学习从事的专业大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或是现在工作与所报专业群有一定关联,认可在这个大专业领域发展;同时,这种认知停留在表面,对专业的理解并不深刻,甚至对很多专业的认识存在较大误区。考虑四类人群的特殊性,通过大专业招生,给予学生认识专业的时间、熟悉专业的过程,可以使高职院校留出一段宝贵时间来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诉求,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实现精准培养。这是“1+1+1”模式创新的实践基础。


三、高职扩招百万背景下实施“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首先,扩招生源的特殊性。四类人群不能像传统学生一样进行长期集中学习,若要学生在三年内完成专业相当庞大的课程体系学习,面面俱到,势必造成学而不精。其次,高职院校的现实性。扩招百万政策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规模在短期内快速增长,院校软硬件教学资源紧缺,实行“1+1+1”培养可以缩小实训室建设规模,提高实训设备使用率和实训课程生均师资比,避免横向扩展实训室规模,转向实训装备升级与改造,能够更好地贴合行业最新发展趋势,提高专业竞争力,从而提升学校办学能力。最后,社会发展的需求性。我国适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变化,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任务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业矛盾逐步从就业数量问题转变为就业质量问题。高职院校要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掌握精湛技能和高超技艺的高技能人才。


“1+1+1”教学符合现阶段高职院校对四类人群培养的现状,符合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有效方式,可助力扩招四类人群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四、“1+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1+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1+1+1”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综合借鉴CBE模式、MES模式、“三段式”模式、“宽基础、活模块”模式等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紧贴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四类人群实际情况和职业教育特色,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准则,在足够宽泛基础的社会需求和足够细分定向的个人需求两大层面来设计。“1+1+1”人才培养模式既重视专业群资源的共建共享,又重视学生的专业成就感,强调使扩招学生显性感知道所学所达。


(二)“1+1+1”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原则


“1+1+1”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资源共享性原则、求精原则。高职院校按照专业目录中专业类,结合学校现阶段专业开设实际情况,形成具有院校特色的专业群平台,通过专业群招生,实现前期培养,体现专业群内资源的共享性。专业群平台下有相关专业,构成专业的框架,选择专业进一步深化学习。专业方向的开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准则,瞄准市场,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征求意见,到企业实地考察论证,以保证与就业需求一致。高职院校也可结合X证书设置“小方向”,在开设“小方向”时,需要注意专业方向要达到一定水平和层次,精准对接实际岗位,体现优势特长,体现出准、精、专原则。


(三)“1+1+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


“1+1+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毕业设计及实践领域,其中专业学习领域由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构成。“1+1+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过程要本着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安排。“1+1+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1.打通基础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在入学的第一至第二学期,报考同一专业类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学平台上进行本专业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的学习。基础课程包括思想道德系列、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身心健康系列(体育、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系列(大学语文、信息技术、应用文写作)、美育等人文类公共选修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学习方式以线上学习为主,其中,思想道德系列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专业平台课程属于群内通识性课程,是一种相对宽基础、适应面广的培养模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很有好处。考虑四类人群的学习诉求,要加大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比重,提升计算机操作水平,特别是常用办公软件方面的操作技能。


2.抓牢专业核心课程。学生专业分流后,开始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的基石,是划分“小方向”之前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


3.主攻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是“1+1+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最后一个“1”。四类人群要在专业方向中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来培养自身的专业特长。与专业的选择不同,专业方向更加体、指向性更加明确。例如,1+X证书制度中,任何一个X证书就可以是一个专业方向。对于四类人群而言,能够完成一个专业方向的深度学习,考取一个中级以上X证书,就是实现了一个专业特长的培养,有能力者可以继续考入这一方向的高级证书。


4.毕业设计环节助力专业方向课程。“1+1+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设计应结合学生所选择的“小方向”来进行选题,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专业方向的学习。换言之,毕业设计是“1+1+1”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学习的综合运用,是对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特长学习效果的综合考核。


5.实践领域突破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特长能力。实践领域学习应就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小方向”开展,在校外实训基地采用线下教学方式,由专业教师和聘请的企业技能大师共同传授。实践课程要注重为四类人群提供真实工作环境和典型工作任务,强化专业方向中的实践技能。


6.符合政策学生可免修相关课程。按照《教育部办公厅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经过高职院校有关复核程序,退役士兵可以免修服役岗位相关专业课程以及公共体育课、军事课等课程,获得相应学分。此外,四类人群以往工作经历与所需专业课程之间还涉及学分互换问题。


(四)“1+1+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组织


四类人群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同性质课程有所侧重。第一个“1”中的专业平台课程以线上教学为主;第二个“1”专业核心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讲解理论知识,线下重点解决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第三个“1”中的专业方向课程结合企业实际岗位,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线上线下交替进行。考虑四类人群的差异性,可灵活安排在双休日、寒暑假或晚间集中组织教学。


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应遵循农民特点,考虑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要求,农闲季节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农忙季节完成生产实践教学,按季节循环组织教学,使教学环节与农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对于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没有工作的学生,要率先解决就业问题,就业结合专业方向特长开展,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优质资源,校企双方联合培养。对于退役军人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实施“旺工淡学”的错峰教学。


此外,考虑高职扩招学生特点,高职院校可以送教上门,如采取“送教进社区”“送教入企业”“送教入农村”的方式灵活安排教学。


(五)“1+1+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


高职院校要考虑四类人群的实际情况,构建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尊重扩招四类人群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要求,采用因人而异的策略。高职院校要健全“1+1+1”人才培养模式下四类人群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服务理念,提高教师在扩招教学工作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确保扩招教学的规范化和质量化。


(六)“1+1+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考核评价


在“1+1+1”人才培养模式下,四类人群的考核评价应各有侧重、形式灵活多样。第一个“1”中基础课程领域和专业平台课程以网络平台考核为主。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从学校、家庭、企业、社区四方面出发,采取过程性和日常学习考核评价相结合方式。第二个“1”中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侧重职业基本技能方面,原则上采用集中考试方式,加大技能考核权重。最后一个“1”中的专业方向课程的考核侧重学生专业特长的深度,即专业专长竞争力考核。


课程还可采用作品、报告、说明书、图纸等作业代替考试,依据作业的完成程度来确定成绩。对于扩招学生要避免一次考试定分数的做法,可以设计试题库,公开试题,让学生知道“考什么”;可以设计模拟考试系统,让学生知道“如何考、考多少”;可以尝试多次考试的做法,学生对分数不满意,可以再次参加考试,以三次考试的最好成绩填写成绩单。这样可以鼓励学生不断学习,通过个人努力达到理想结果,体现“我”的分数“我”做主的理念。


五、高职院校“1+1+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


第一,政策保障。首先,从国家、地方、学校不同层次制订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为高职扩招工作的落实画出清晰“路线图”,保障高职院校顺利开展扩招工作;院校要根据上级文件,出台《退伍军人方案》《扩招教学管理方案》等文件。其次,积极推进四类人群培养的学分银行建设,加强学分银行的实施监管;加强学生专业与证书的衔接度,建立健全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的机制。最后,国家和地方应该加大对高职扩招院校的资金投入,鼓励优质高职院校打造高职扩招工作样板;鼓励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扩招人员的招生、教学、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新模式;鼓励校企合作企业参与扩招人员培养,从而让起点各异、目标有别、出路不同的各类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二,组织保障。首先,高职院校应组建院级扩招指导委员会,制订院级扩招工作方案,部署高职扩招的招生、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术管理以及后勤保障工作,为扩招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服务。组建院级扩招指导委员会,从组织机构上强化重视高职扩招工作,有利于四类人群学习、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其次,高职院校应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50%,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占比30%以上。校内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建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要充分调研企业用人需求,根据行业发展实际确定专业“小方向”;引入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使学习内容与实际生产接轨;结合扩招学生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探索符合扩招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最后,充分发挥高职辅导员队伍的作用,聘任有学生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辅导员,从班级组织架构建设到学院教学管理规定制度学习,从在线选课到日常课程学习,进行全面指导,以确保所有扩招学生都能够按照学院要求完成线上线下课程学习。


第三,物质保障。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快课程资源建设,特别是线上教学资源库建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充分体现行业性、职业性和岗位性,为扩招学生提供丰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资源,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其次,高职院校要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实训基地建设要本着“理念上超前于企业、标准上接轨于企业、设施上同步于企业、技能上适应于企业”的原则,以实际“典型”工作案例为依托,把现代行业体系下所涵盖的相关技术进行有效的提取和展现,并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同时,重视实训室的文化建设,为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最后,后勤部门要做好四类人群的食堂、住宿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图书馆、信息中心等教辅机构要从四类人群实际考虑,做好服务。


第四,制度保障。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对高职院校是挑战、更是机遇,高职院校应从“大改革”和“大发展”相互联通的层面出发,服务国家战略,利用学校的优势做好四类人群的专业技能教育。高职院校要改革四类人群的招生制度,采取“自主申请”“随时注册”等方式,以畅通四类人群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渠道;改革四类人群的学籍管理制度,做到以人为本、规范透明,以保证四类人群在学籍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语言通畅;改革四类人群的教学管理制度,做到系统、科学,特别是弹性学制下的教学管理,以满足四类人群在智力、家庭及其他方面的个体差异下能够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习;改革学生管理制度,细化服务,以保障四类人群顺利完成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考核评价制度,规范教学行为,特别是线上教学行为,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对四类人群的培养;改革就业保障制度,制定就业“绿色通道”,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以促进四类人群的就业和创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