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杨捷:从200人到万人规模,从培训机构到高职,从租赁校舍到自有校舍,枫叶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做到了什么?
摘要: 在实践中,如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达到理想效果,枫叶职业技术学院杨捷院长给出了答案。


640 (8).jpg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院长

职教联盟云学院《职教百家讲坛》第二十八期特约嘉宾


作为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及供应的重要平台,职业院校加强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任重道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是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重点。


细究近十几年的政策法规及全国职教大会等内容,可以发现,从2005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7年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8年印发的《职业教育促进办法》、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到2021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等均提出了“推行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在实践中,如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达到理想效果,枫叶职业技术学院杨捷院长给出了答案。


一、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学生就业的基石,是提高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目前,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的成功模式很多,虽然各有特色,但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建立双师型教育人才队伍、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评价体系,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的理念和途径是相同的。


总结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的经验,主要在于坚持以“理念先行、整体布局,问题导向、精准发力,诊断改进、持续上升”为关键原则。


在执行细节中,杨捷院长认为,厘清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关键要素,找出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建立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最重要的环节。


这些关键要素包括学生、教师、培养方案、课程、制度和质量。其中,学生是中心—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是关键—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教师进企业,企业教师进课堂。岗位互聘、项目互研、双师互学,双薪、双管。培养方案是基石—按行业标准、岗位要求和学生发展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做到六对接: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对接、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校教师与企业工匠对接、教学科研与技术创新堵截、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对接。课程是载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体系,比如教学做创一体,岗课赛证融合等。制度是保障—在国家制度的框架下,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教学共施、师资互用、项目共研、基地共建、成果共享。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院校推进的制度体系。质量是根本—建立校企共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及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校企协同育人的质量,从而夯实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学院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托学校自己举办的两地公司,分别在大连和北京,旨在整合两地资源,依托北京教育的制高点来研究职业教育发展,构建教学做创于一体的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在教学方法与协同育人方面,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岗位+项目+工作室”的模式,即公司接单项目直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学习。


学校就是公司、课程就是工作任务,教师就是项目经理,学生就是员工,做到真正的协同育人,达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从最终效果来看,学生在实习期就被定制一空,就业质量与创业率都很高。此外,在实施协同育人的过程中,通过质量评价适时诊断改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就业基础,提高就业能力,是院校更好地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诊断改进的方式。


二、创新育人途径,拓展就业方向


高质量的技术人才需要同时具备高技能和高素质两大特质。


对此,杨捷院长认为,明确育人目标,建立机制,构建人才培养体系非常关键。枫叶职业技术学院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为教育体系,将“是非辨别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6大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能力。


打造出了“素质学期、挖掘成长,社会实践、磨练成长,参与管理、锻炼成长,创新创业、体验成长,服务社会、检验成长”的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式育人途径。在拓展学生就业方面,学院需要综合利用自身资源,挖掘自身潜能;做实就业服务,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三、结语


近年来,技能人才越来越抢手。不少学校与多家优质企业缔结校企战略合作关系,每年的就业洽谈会以“1:4-5”供学生选择。这主要缘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在中国由“制造”转为“智造”的当下,技能人才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另一方面则是职业院校培训质量的提升。


作为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及供应的重要平台,职业院校任重道远。只有不断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的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入行业和企业办学,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不断增加职教适应性,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实现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人才培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