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同心同“德”30年!探寻中德合作的“太仓密码”
同心同“德”30年!探寻中德合作的“太仓密码”

发布时间: 2023-03-23 16:24:18   信息来源: 参考消息

摘要: 山与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太仓与德国的30年情缘,是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

要多爱一座城,才会让严谨的德国人一往情深?落户江苏太仓25年以来,德国工业巨头舍弗勒集团先后增资13次。春节后,新一轮增资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项目开工,达产后舍弗勒的产值与税收将翻番。


微信图片_20230324162426.png


山与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太仓与德国的30年情缘,是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


去年底,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刚一调整,太仓人就迫不及待包机出海。老友相见,分外亲切,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太仓日”活动现场,130亿元意向投资成功签约。


微信图片_20230324162431.jpg

这是3月16日拍摄的位于太仓市高新区的帝希洁具系统(苏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前100家德企聚集太仓耗时14年,而从第300家到第400家仅历时三年。“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这句德国谚语正是太仓同心同“德”之路最好的注脚。



大小观太仓



“江苏大还是太仓大?”这句看似无厘头的发问,却是太仓招商团队早期在德国经常遇到的问题。太仓的“大”与“小”,在中德两国的认知中有着巨大反差:太仓是中国人印象中的“江南小城”,近100万人口的规模接近德国第三大城市慕尼黑。纵使太仓常年保持百强县前十的排名,但在长三角一众明星城市的映衬下并不太耀眼。然而在德国,太仓却大名鼎鼎。


“先知道太仓,再了解苏州,最后才听说它们都是江苏的一部分。”记者在太仓走访,德企的回答大多一致,他们甚至更喜欢用太仓经济开发区(现为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英文简写“TEDA”作为太仓的代名词。


德国人口中的TEDA,是太仓中德合作起笔之处。20世纪80年代德国大众落户上海,外媒并不看好,认为“大众在上海投资,是将生产线建在孤岛上”———汽车生产所需的精密仪器、橡胶、玻璃等配套产业当时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


微信图片_20230324162436.jpg

工人在位于太仓市高新区的亿迈齿轮(太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进行加工作业(3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来自江苏友好省份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斯坦姆博士却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他是一家有着百年弹簧制造历史的家族企业传承者。1993年,他“试探”着在上海旁边的小城创建了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生产汽车安全带中所用的卷簧。


这粒种子,30年后已长成中德合作的参天大树。不仅克恩-里伯斯(太仓)从只有6个人的小工坊发展为年产值达15亿元的“弹簧大王”;30年间,太仓也成为唯一由两国联合授予的“中德企业合作基地”,汇聚德企近480家,累计投资达60亿美元。


“在外资高地苏州,6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并不算大,但质量之高却在中国县级市独领风骚。”太仓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刚介绍,太仓制造业德企数量占中国十分之一,“隐形冠军”企业55家,德国前十大机床企业有六家在太仓落户。


只有上海陆域面积约十分之一的“小”太仓,背后有着中国的“大”市场。没有人能够想到,1993年汽车保有量尚以百万计的中国,30年后汽车保有量竟已突破3亿辆。


2005年落户太仓的威尔斯新材料(太仓)有限公司是冷轧带钢领域的“隐形冠军”。“德国制造企业几乎都坐落在静谧的小镇上,这与太仓的城市格局十分吻合。”德国威尔斯集团总裁薄登伯博士告诉记者,当初投资太仓时决策层还有不同意见,如今看来这条路走对了。


城市虽小,优势很大。“紧邻国际大都市上海,却没有大城市的拥挤,欧洲原料进口可直抵建有保税仓的太仓港。”薄登伯如此称赞。


快慢展巨变


和面、发酵、烘焙……每天凌晨4点开始,在太仓布鲁特面包烘焙工坊,各式各样的传统德式面包新鲜出炉,这是德国店主高欧文唤醒这座城市的方式。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本已经发黄的配料表,以最严苛的标准和工艺延续德式面包的传统风味,例如坚持老面自然发酵,醒发过程就要近1个小时。


面包制作过程虽慢,但网上订单24小时之内就可运至千里之外的辽宁或海南。快与慢的背后,是德国人对于品质的执着和中国的沧桑巨变。


微信图片_20230324162439.jpg

3月16日,工人在位于太仓市高新区的威尔斯新材料(太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进行加工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德国人钟情太仓,得益于舒缓的生活节奏。“这里空间舒朗、亲近自然,出门就能见到公园,有种恍惚回到家乡小镇的感觉。”薄登伯说。他18年前到太仓建厂时周边还都是农田,此后平均每年来一次,都会惊叹于太仓不可思议的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交通物流愈发便利。


太仓的“慢”,可见于城市的耐心。“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的城市定位提出后,数十年如一日一张蓝图绘到底,塑造出“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城市形态。产业培育同样耐得住性子,在各地竞相追逐大项目的时候,太仓曾经为了一个落地投资仅100万美元的德资项目谈了5年。由于多年专注于发展汽车零部件和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产业,如今造一辆汽车,在太仓便可以找到70%的零部件。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太仓也可以很“快”。联合汽车电子投资太仓时最大的诉求就是投产要快,高新区仅用10个月就按要求建好了3.4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也因此赢得后续项目的相继落户。去年疫情最严重时,供应链一度受阻,政府全力支持德企闭门生产,建立“货运码”体系,派出工作人员点对点服务企业,将每辆货车从高速接引入厂。


高效的营商环境换来的是企业高速增长。巨浪机床、宝适汽车等10多家受访德企,产值从百万起步,在十年发展周期内都突破亿元。据统计,90%以上早期落户德企均实现增资扩产。


产业培育需要“慢”的恒心,产业转型则要有“快”的反应。太仓一方面引导转型开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另一方面壮大培育航空航天新增长极,从“深蓝”向“深空”拓展,推动18家德企进入中国商飞大飞机意向配套领域和合作企业库。“航空航天没有十年见不到成效,快转型、慢培育符合太仓产业培育的路径。”李刚说。


“慢”的特质,契合了德国人对于稳定的追求。记者采访时甚至发现,多年来负责对德招商服务的团队,人员调动变化不大。这一印象在组织部门得到证实:太仓在对德合作方面的干部任用注重延续性,服务德企的全生命周期。


“德国人是很认人的。”太仓欧商投资企业协会主席张臻伟的比喻令人印象深刻:德国人的性格就像是壁炉,要烧透厚厚的壁砖会很慢,但是热起来一定会很长久。


中西两相宜


21日晚,在高新区举行的“春天的信念”中德诗歌朗诵会上,德企高管克里斯蒂安携中国妻子和两个孩子登台,朗诵了德国诗人赫尔曼·黑塞的《幸福》,已在太仓生活8年的这家人在节目结尾齐声用中文说:“这就是我们幸福的家。”


2010年,中德发表《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为中德合作筑起了一道稳固的河床,而文化则是其中川流不息的河水。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德国酒店行业翘楚“玛丽蒂姆”投入试运营,人们可以边喝咖啡边沉浸式聆听经典,德式餐吧“申德勒加油站”加的不是汽油而是正宗的德国啤酒……原汁原味、独具特色的德式生活场景在太仓随处可见。 


 2014年德国队从巴西里约热内卢捧回大力神杯的那个夜晚,地球另一边的太仓,中德球迷喝着从德国空运来的啤酒一起纵情欢呼。如今,德国人把球“踢”到了太仓,拜仁慕尼黑足球学校和足球文化体验中心开放在即。


太仓已经连续十多年举办啤酒节、马拉松友谊赛、中德艺术家沙龙等活动,并引入中德友好幼儿园等生活服务场所,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安居太仓。“太仓德式生活氛围浓厚,一如我们的故乡。”巨浪集团总裁卡斯滕·利斯克说。


微信图片_20230324162444.jpg

3月16日,工人在位于太仓市高新区的威尔斯新材料(太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进行加工作业。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文化相融,带来理念相通。一元学校、一元企业“工学交替”,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在太仓完美适配,本地民企开始青睐“双元制”学生,他们发现培养周期虽长,但工人更有工匠精神、上手速度更快、忠诚度更高。如今,太仓制定了全国首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标准,成为国内最大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基地。


“德国人做企业不在乎扩张上市,而在乎长期稳健的发展,能否做成百年老店。”帝希洁具总经理周路平说,哪怕发展形势很好,德国人也只求每年平稳的增长,在细分领域深耕,才造就了各个领域的“隐形冠军”。


长期处于江南富庶地的太仓人常常自嘲“小富即安”,事实上太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同等经济体量的县市中一骑绝尘,“注重发展质效”也是太仓与德国理念相通的注解。


巴伐利亚中德友好协会经常协助中国城市组织友好交流活动,但常常提前两周才接到通知,搞得他们措手不及。“但太仓人做事非常德国范儿,他们会提前5个月就确定活动的细节。”该协会执行主席施改革说。“施改革”是他在中国留学时老师起的名字,他非常喜欢。


历史的轨迹总是连接着未来的方向。600多年前,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从太仓浏河镇起锚出海,开启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旅程。


时光流转,新浏河一侧当年吸引斯坦姆缘定太仓的水杉林挺拔依旧,另一侧海运堤上新建成的罗腾堡街区德国风情扑面而来。河水悠悠流淌,诉说着欧洲制造强国与中国江南水乡的交融共赢,也见证着开放中国拥抱世界的胸襟和气度。